脚后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外伤、神经病变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过度运动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发炎,引起脚后跟痛。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按摩、遵医嘱用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以及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
2.跟腱炎:运动不当、过度使用跟腱等可引发跟腱炎,导致脚后跟疼痛。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冷敷、理疗,遵医嘱服用美洛昔康片、依托考昔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3.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由于跟骨长期受到压力和磨损,导致骨质增生形成的。治疗时可通过休息、减少负重、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若疼痛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分散片、氨酚曲马多片等药物止痛。
4.外伤:脚后跟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会引起疼痛。受伤后应及时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若有伤口,需进行清创处理。遵医嘱服用三七伤药片、活血止痛胶囊、伤科跌打片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5.神经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可能导致脚后跟放射性疼痛。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等,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腺苷钴胺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以减轻脚后跟的压力。如脚后跟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