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脱落后有黄色分泌物可能是脐部感染、脐肉芽肿、脐茸、脐瘘、脐尿管未闭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局部消毒、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脐部感染:脐带脱落后,若脐部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出现黄色分泌物。此时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遵医嘱用药,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片、阿奇霉素胶囊等。
2.脐肉芽肿:是由于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刺激或感染,形成的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脐部有红色肉芽组织,伴有黄色分泌物。治疗方法为用硝酸银棒烧灼肉芽组织。
3.脐茸:是卵黄管闭塞后,其远端的黏膜未完全消失,在小儿脐部出现的息肉样增生物,可有少量黏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4.脐瘘:是由于卵黄管未完全闭合,在脐部形成的瘘管,可有粪便样分泌物。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瘘管。
5.脐尿管未闭: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尿管未闭合,导致尿液从脐部溢出,可伴有感染,出现黄色分泌物。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未闭的脐尿管。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宝宝脐部的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脐部。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脐部沾水。如发现脐部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