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高是指血压值超过正常范围。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当血压持续高于这个范围时,就被认为是血压偏高。
血压偏高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长期血压偏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它还会损害血管壁,使血管变硬、变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压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同时,高血压对眼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
如果发现血压偏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要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如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血压偏高的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肾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