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肾结石后,不必过于惊慌。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肾结石较小,且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多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如果肾结石较大或引起了肾积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
在饮食方面,肾结石患者
一、限制草酸的摄入。草酸是形成肾结石的重要成分之一,富含草酸的食物有菠菜、苋菜、竹笋、巧克力、草莓等,应尽量少吃。
2.减少高钙食物的摄入。过量的钙摄入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形成风险,应避免过量食用牛奶、豆制品、虾皮等高钙食物。
3.控制嘌呤的摄入。嘌呤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从而形成结石。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应适量食用。
4.增加水分的摄入。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的形成,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对于体检查出肾结石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饮食调整。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结石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