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胸水是一种通过穿刺技术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相关的疾病。以下是关于抽胸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抽胸水的方法:
1. 患者体位:患者通常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 定位:通过胸部X线、B超等检查确定胸水的位置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常选择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穿刺,通常取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
3. 消毒与麻醉: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 穿刺抽液:医生将穿刺针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胸壁,当有突破感时,表示已进入胸腔。连接注射器,抽取胸水。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若为诊断性穿刺,抽液量为50~100ml即可。
抽胸水的注意事项:
抽胸水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咳嗽或深呼吸。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抽液后,患者需卧床休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