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麻疹患者发热超过39℃算比较严重。通常体温处于39℃ - 40℃及以上时,提示病情较为严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当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时,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引起发热。体温越高,说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动可能越活跃,对身体各器官和系统造成的影响也可能越大。
在麻疹病程中,高热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高热惊厥,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过高的体温容易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发作。还可能引起脱水,持续的高热会使身体通过皮肤和呼吸散失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脱水症状,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和循环。高热还可能加重肺部、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增加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日常生活中,若发现麻疹患者体温超过39℃,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等。同时,要让患者多休息、多饮水,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这些措施只是初步处理,关键还是要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