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与侵蚀性葡萄胎的区别一般体现在病因、病理、症状、转移、治疗等方面。
1.病因: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多为生育期妇女;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少数继发于足月产或流产后,多为生育期妇女。
2.病理:绒毛膜癌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坏死,无绒毛结构;侵蚀性葡萄胎在显微镜下可见绒毛结构或退化的绒毛阴影及滋养细胞增生。
3.症状:绒毛膜癌常表现为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子宫增大变软,腹痛,卵巢黄素化囊肿;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葡萄胎后,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性增大,黄素化囊肿。
4.转移:绒毛膜癌极易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阴道、脑及肝等;侵蚀性葡萄胎主要通过血行转移,转移部位以肺最多见,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较少见。
5.治疗:绒毛膜癌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侵蚀性葡萄胎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除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
无论是绒毛膜癌还是侵蚀性葡萄胎,患者都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