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症状、散瞳验光结果、眼轴长度、治疗等方面。
1.定义:真性近视是指眼球的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成像在视网膜前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假性近视则是由于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导致视物模糊的一种暂时的、可逆的近视状态。
2.症状:真性近视患者的视力下降较为明显,且近视度数相对稳定。假性近视患者的视力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下降,但经过休息或治疗后,视力可以恢复。
3.散瞳验光结果:真性近视患者在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不会改变。假性近视患者在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会消失或减轻。
4.眼轴长度:真性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通常会超过正常范围。假性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5.治疗:真性近视一旦形成,通常需要佩戴眼镜或进行近视手术来矫正视力。假性近视则可以通过休息、眼部按摩、散瞳等方法来缓解睫状肌痉挛,恢复视力。
无论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都需要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多进行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