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头部外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颅脑损伤后,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流入硬膜下腔且不能回流,在硬膜下腔积聚形成的液体。以下是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治疗的介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常有头部外伤史,受伤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头颅CT或MRI检查是诊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重要手段,可显示硬膜下腔出现新月形或弧形的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影。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积液量较少、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应用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等,以促进积液的吸收。如果积液量较多,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等,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钻孔引流术、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等。钻孔引流术是通过颅骨钻孔,将积液引出,以缓解颅内压;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是将一根分流管置入硬膜下腔,将积液引流至腹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外伤。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以了解积液的吸收情况和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