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的发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遗传因素,部分IgA肾病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二是感染因素,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可能触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IgA肾病的发生。三是免疫调节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可能导致IgA分子的异常糖基化,进而引起肾脏损伤。
IgA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一般治疗包括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对于尿蛋白定量小于1g/d的患者,主要采取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等治疗措施,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于尿蛋白定量大于1g/d的患者,除了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外,还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进展较快、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等特殊治疗。
IgA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