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餐后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为隐痛、钝痛、胀痛或烧灼样痛,且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 - 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重复出现。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胃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一、药物治疗
1. 抑制胃酸分泌: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和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2. 保护胃黏膜: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3. 根除幽门螺杆菌:若胃溃疡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
2.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规律,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戒烟戒酒。
2.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3. 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胃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以了解溃疡的愈合情况。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黑便、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