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影响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肌肉及关节周围组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碍。以下是关于骨关节炎的鉴别及治疗的相关内容。
骨关节炎的鉴别需要与其他关节疾病进行区分。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小关节,呈对称性,常伴有晨僵,且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HLA-B27 阳性率较高;痛风性关节炎常因血尿酸升高引起,急性发作时关节剧痛,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还需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进行鉴别。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患者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及行动辅助等。患者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关节的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功能,如游泳、散步等。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疼痛和僵硬。行动辅助如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可以减轻关节负担。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软骨保护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镇痛药如曲马多等,适用于疼痛较严重的患者。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如果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
骨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注意休息。定期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