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
湿疹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
1. 皮肤症状: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脱屑等,病变部位常伴有瘙痒,且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2. 发病部位: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面部、耳部、手部、足部、腿部、臀部等,常见于屈侧,如肘窝、腋窝、腹股沟等。
3. 病程特点:湿疹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病情时轻时重。
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一、局部治疗
1. 外用药物: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急性期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可外用软膏、硬膏等。
2. 局部封闭:对于慢性湿疹皮损局限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
2.系统治疗
1. 抗组胺药:适用于瘙痒明显的患者,可减轻瘙痒症状。
2. 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较重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但应注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体内湿热蕴结、风邪外侵等因素引起的,可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湿疹时,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不良刺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发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如果湿疹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