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多种类型,治疗方法也因类型而异。
一、中耳炎的种类
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
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2.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 分泌性中耳炎:
保守治疗:包括鼻腔收缩剂、黏液促排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咽鼓管吹张等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行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
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再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局部治疗:包括清洗耳道、局部应用抗生素滴耳液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
中耳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入耳,勿用力擤鼻。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耳部疼痛加剧、听力下降明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