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感后,可通过以下5项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多休息、多喝水、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1.多休息:得了流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全力对抗病毒,此时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多喝水:流感可能导致发热、出汗等症状,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多喝水可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建议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新鲜果汁等。
3.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治疗。遵医嘱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可缓解发热和疼痛;氨溴索口服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川贝枇杷膏可缓解咳嗽症状。
4.抗病毒治疗: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
5.必要时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流感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且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得了流感后,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以促进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