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生儿一出生就面临疾病的威胁,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就是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引发此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胆道发育畸形,胆总管末端梗阻以及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有关。此病及早发现一般愈后较好,如果病情迁延,后果会比较严重。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胆道畸形。因为是先天性疾病,对小儿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占大多数的是胆总管囊性扩张型,此病发病较早,在胎儿和新生儿期由于胆总管壁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胆管内压力增高时,囊状扩张很有限。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加长,囊状扩张会逐渐变成纺锤状扩张,有的扩张型囊肿甚至可容纳500毫升胆汁。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严重性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
1.持续反复腹痛:多见于右上腹和脐周,疼痛为绞痛或持续性牵拉痛,一般在小儿进食油腻及高脂肪食物后,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等情况,严重的腹痛会反复发作,并且伴有腹膜刺激及胃肠穿孔等症状。
2.囊性包括:一般在右上腹会出现囊性包块,尤其胆汁分泌旺盛时,囊性包块肿胀明显,并且伴有严重的胀痛和压痛感。
3.间歇性黄疸: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出现黄疸的时间长短不一,黄疸会引发囊内感染以及胰液反流,并且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黄疸有皮肤瘙痒,小儿粪便呈陶土色,尿色深黄。病程较长的患儿,会有因为凝血因子合成降低而容易引发出血症。
如果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频繁发作,最好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将囊肿切除,胰胆分流并且重新建立胆道。这样的手术方式,可以很快缓解病痛,而且愈后也比较好。发病期间要尽量减少高脂肪、油腻食物的摄入,手术后要做好护理,多休息,饮食保持清淡,这样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