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产生诸多危害。
牙周炎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
一、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影响咀嚼和进食。
2.破坏牙周组织,如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3.牙周炎的细菌及其产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和低体重儿等。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一、基础治疗
1. 口腔卫生指导,教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
2. 洁治术,去除牙石和菌斑。
3. 龈下刮治术,清除龈下牙石和菌斑。
4. 根面平整术,去除病变牙骨质,使牙根表面光滑,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重新附着。
2.药物治疗
1. 局部用药,如含漱剂、牙周袋内用药等,可有效控制炎症。
2. 全身用药,对于急性牙周脓肿等重症患者,可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牙周炎较为严重的患者,如牙周袋深度超过 5mm、牙槽骨吸收明显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牙周翻瓣术、植骨术等。
4.定期复查
牙周炎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一般建议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
牙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用力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