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扭转是一种以结肠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性肠梗阻。结肠扭转可发生于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但以乙状结肠扭转最为常见。
结肠扭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
一、解剖因素。乙状结肠冗长而系膜相对较短,且系膜根部间距较宽,肠袢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扭转。
2.物理因素。在饱餐后,特别是有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聚积在乙状结肠内,使肠管重量增加,由于重力作用,体位突然改变时容易发生扭转。
3.肠道动力异常。如长期便秘、肠道炎症等,可导致肠管蠕动异常,增加结肠扭转的风险。
结肠扭转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
一、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好、临床症状较轻的早期扭转患者。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灌肠复位等方法。灌肠复位通常在钡剂灌肠或结肠镜下进行,通过注入气体或液体,使扭转的肠管复位。
2.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较重或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扭转复位术、肠切除术等。
在治疗结肠扭转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方面,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