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生在生后1 - 3个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 - 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湿疹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搔抓。
婴儿湿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一、皮肤损害。皮损多形性,初期为红斑,以后为丘疹、疱疹、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
2.瘙痒。患儿会感到剧烈的瘙痒,导致频繁搔抓,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3.部位。湿疹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四肢屈侧、臀部等。
婴儿湿疹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洗和搔抓,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2.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
3.全身治疗。如果湿疹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等。
对于患有婴儿湿疹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给宝宝用药,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