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肛瘘的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以下是肛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的相关内容。
肛瘘的分类主要根据瘘管的位置高低和复杂程度进行。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包括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患者常有肛周脓肿的病史,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挤压时有脓液或分泌物排出。直肠指诊可触及条索状瘘管,肛门镜检查有时可发现内口。探针检查可明确瘘管的走向和内口的位置。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直肠腔内超声等有助于明确肛瘘的位置和范围。
肛瘘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目的是切除瘘管,敞开引流,使创面愈合。手术方法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肛瘘。对于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定期换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饮食上应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