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和胆囊炎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
1. 发病原因:胆囊息肉多由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刺激、胆囊腺肌增生症等引发,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炎常因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导致胆囊出现炎症反应。
2. 症状表现:胆囊息肉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息肉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有右上腹隐痛;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右上腹会出现剧烈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还伴有恶心、呕吐等,慢性胆囊炎则多为右上腹隐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3. 检查结果:超声检查中,胆囊息肉表现为胆囊壁上的强回声或等回声光团,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囊炎超声可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透声可减低,有时可见胆囊内有点状或絮状回声。
4. 治疗方式: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者,定期复查观察变化即可,直径大于1厘米或有恶变倾向等情况,通常建议手术切除胆囊;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先禁食、补液、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对于症状反复、伴有胆囊结石等情况的患者,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与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切不可自行盲目判断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