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症状有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肾衰竭等。
1. 贫血:蚕豆病患者在接触诱发因素后,红细胞会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贫血症状,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表现,严重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日常活动。
2. 黄疸:由于红细胞破裂,大量胆红素释放入血,超过肝脏代谢能力,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黄疸程度可因病情轻重有所不同。
3. 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经过代谢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可呈浓茶色、酱油色等,这是蚕豆病较为特征性的症状之一。
4. 肝脾肿大:在溶血过程中,肝脏和脾脏作为重要的免疫和代谢器官,会参与对破坏红细胞的处理,长期或严重的溶血可导致肝脾负担加重,出现肿大现象。
5. 肾衰竭:严重的蚕豆病发作时,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加上溶血导致的肾缺血等因素,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威胁生命健康。
蚕豆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蚕豆及相关制品,谨慎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自身病情,以便医生合理用药。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