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包括脾阳虚还有脾气虚、脾阴虚等。脾虚和脾阳虚在病因、症状、舌象、脉象、治疗等方面存在区别。
1.病因:脾虚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等引起;脾阳虚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2.症状:脾虚主要表现为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脾阳虚除了有脾虚的症状外,还伴有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等虚寒表现。
3.舌象:脾虚者舌淡苔白;脾阳虚者舌淡胖,苔白滑。
4.脉象:脾虚者脉缓弱;脾阳虚者脉沉迟无力。
5.治疗:脾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四君子汤等;脾阳虚以温中健脾为主,可选用理中丸等。
无论是脾虚还是脾阳虚,都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