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结核的表现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肿块、全身症状、肠梗阻等。
1.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也可在脐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常于进食后诱发,排便或排气后缓解,因为进食促使胃肠蠕动增加,而肠道病变处受刺激引发疼痛,排便等使肠道压力改变从而疼痛减轻。
2. 腹泻与便秘交替:腹泻较为常见,每日2 - 4次,粪便呈糊状,一般无脓血或黏液。有时会出现便秘,与病变使肠道功能紊乱有关,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被打乱,导致排便习惯改变。
3. 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质地中等,较固定,有轻度压痛。肿块主要由增厚的肠壁、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干酪样坏死物积聚形成。
4. 全身症状: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贫血等结核中毒症状。这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应,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5. 肠梗阻:属于较晚期的表现,多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因肠腔狭窄、肠粘连等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肠梗阻症状。
肠道结核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务必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