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紊乱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异常、月经量异常、月经持续时间异常、痛经、闭经等。
1.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过短小于21天或过长大于35天,甚至出现不规则的月经周期,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2.月经量异常:月经量过多大于80ml或过少小于20ml。月经量过多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有关;月经量过少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低下、宫腔粘连等原因导致。
3.月经持续时间异常:月经持续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过短少于3天。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异常等引起;持续时间过短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
4.痛经: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有关;继发性痛经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导致。
5.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停止3个周期以上。闭经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子宫性因素、全身性疾病等有关。
月经紊乱可能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性激素六项、B 超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