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和横纹肌溶解在病因、症状、检查指标、恢复时间、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 。
1. 病因:肌肉酸痛常因运动强度增加、长时间不运动后突然运动,导致乳酸堆积引起,也可能因受寒、姿势不良等致使局部肌肉紧张而酸痛;横纹肌溶解多由严重外伤、挤压伤、药物副作用、感染、遗传性疾病等引发,使横纹肌细胞受损破裂,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等物质入血。
2. 症状:肌肉酸痛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的酸痛、沉重感,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休息后多可缓解,一般无其他严重不适;横纹肌溶解除肌肉疼痛外,常伴有乏力、肿胀,还会出现茶色尿或酱油色尿,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
3. 检查指标:肌肉酸痛时,血液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多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横纹肌溶解患者血液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会大幅升高,同时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也可能异常。
4. 恢复时间:肌肉酸痛通常在数天至一周左右,通过适当休息、热敷、按摩等可逐渐缓解;横纹肌溶解恢复时间不定,轻者可能数周,严重者若引发肾衰竭,恢复时间更长,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肾功能损害。
5. 严重程度:肌肉酸痛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适当处理即可缓解;横纹肌溶解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
日常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肿胀或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