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脑瘫临床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智力及语言障碍等。
1. 运动发育迟缓:小儿脑瘫患儿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方面均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的出现时间延迟,且动作协调性差,难以完成复杂动作。
2. 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也可出现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肢体活动过度。不同类型的脑瘫肌张力异常表现有所不同。
3. 姿势异常:患儿常呈现多种异常姿势,如头背屈、角弓反张、尖足、剪刀步等,这些异常姿势在静止和运动时均可出现,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4. 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同时,一些正常的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影响患儿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5. 智力及语言障碍:部分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较差。语言方面,可能存在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理解能力障碍等问题。
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小儿脑瘫患儿的护理与康复训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坚持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定期带患儿复诊,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