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区疼痛、蜘蛛痣等表现。
1. 乏力:感染乙肝后,身体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能量消耗增加,肝脏功能受影响,营养物质代谢和合成出现障碍,导致机体缺乏能量,进而出现全身乏力症状,日常活动易疲劳,体力明显不如从前。
2. 食欲减退:乙肝病毒侵袭肝脏,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消化,胃肠蠕动和消化酶分泌也受干扰,引发食欲不振,看到油腻食物可能产生恶心感。
3. 黄疸:乙肝病毒大量复制,破坏肝细胞,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
4. 肝区疼痛:肝脏炎症使肝包膜受刺激,引发肝区隐痛、胀痛或钝痛,劳累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可能加重。
5. 蜘蛛痣:乙肝病情进展,肝功能下降,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体表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形似蜘蛛的血管痣,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部位。
感染乙肝后,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务必定期就医检查,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