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
1. 一般治疗: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孕妇,一般治疗十分关键。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对抗病毒,良好的休息环境有助于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稳定身体内环境。同时,要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像蛋白质丰富的肉类、蛋类,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果等,维持孕妇自身及胎儿的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以更好地应对病毒感染。还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儿的胎动等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
2. 对症治疗:当孕妇出现发热症状时,若体温不超过 38.5℃,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若体温超过 38.5℃,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柴胡口服液等药物降温。咳嗽咳痰明显时,遵医嘱使用氨溴索片、肺力咳合剂、川贝枇杷膏等药物止咳化痰,减轻呼吸道症状,避免因剧烈咳嗽影响孕妇和胎儿。
3.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遵医嘱使用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减少病毒数量,从而缓解病情,降低病毒对孕妇身体及胎儿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4. 免疫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的孕妇,免疫治疗可调节免疫功能。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对身体各器官的损伤,避免因免疫失衡导致病情恶化,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5. 呼吸支持治疗:若孕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呼吸问题,呼吸支持治疗必不可少。可先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增加氧气供应,改善孕妇的缺氧状态。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需要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手段,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保证孕妇和胎儿的氧气需求,防止因缺氧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日常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