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1.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脐周,发作时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绞窄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疼痛部位较为固定。麻痹性肠梗阻腹痛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
2.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高位肠梗阻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可为血性。
3. 腹胀:一般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4.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患者多不再排气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肠梗阻的存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若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恢复,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