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黄体是指在女性怀孕后,卵巢内的黄体在妊娠期间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发育形成的结构。
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演变成体积较大、富含血管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即黄体。若排出的卵子受精,黄体则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
妊娠黄体可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些激素对于维持妊娠至关重要。孕激素能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环境,还能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从而防止流产。雌激素则能促进子宫和乳腺的发育,为胎儿生长和产后哺乳做准备。
妊娠黄体一般在妊娠10周左右开始逐渐退化,其功能由胎盘逐渐取代。不过在妊娠早期,妊娠黄体的正常功能对维持妊娠稳定极为关键。
在妊娠早期,孕妇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产检,以便及时了解妊娠黄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确保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