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减退。肾小球是肾脏中负责过滤血液、形成原尿的重要结构,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关键指标。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能够维持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和内环境的稳定。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表明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了损害。多种因素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比如肾脏疾病,像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年龄增长也会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引起肾小球滤过率自然下降;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酗酒等,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进而致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肾衰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要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指标。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以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