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憩室是指胃底局部胃壁全层或部分结构向外呈囊袋样突出所形成的病变。
胃底是胃的一个解剖部位,位于胃的最上部。正常情况下,胃壁结构完整且连续。当某些因素导致胃底局部胃壁的结构出现薄弱环节时,在胃内压力的作用下,胃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等组织就会向外膨出,形成类似小口袋状的结构,这便是胃底憩室。
胃底憩室多数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比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胃壁组织发育异常。也有部分是后天因素引起,像胃部的慢性炎症、溃疡等病变,长期刺激胃底局部胃壁,使其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引发憩室。
多数胃底憩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进行胃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少数情况下,憩室内可能会潴留食物、分泌物等,引发炎症,导致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无症状的胃底憩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胃部负担。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等,必要时可能需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