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因肿瘤细胞大量快速溶解破坏,释放出细胞内物质入血,超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能力,导致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肿瘤溶解综合征常发生于对化疗敏感、肿瘤负荷大且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urkitt淋巴瘤等。当肿瘤细胞被大量破坏后,细胞内的钾、磷、尿酸等物质会大量释放入血。高钾血症可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高磷血症会导致磷酸钙在组织中沉积,损害肾脏等器官;尿酸结晶则可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损伤。同时,大量细胞溶解还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等症状。
肿瘤溶解综合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存在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治疗期间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监测各项指标变化。饮食上遵循医生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加重代谢负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肿瘤溶解综合征,降低其对身体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