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残端炎是阑尾切除术后,残留的阑尾残端发生的炎症。阑尾切除手术时,一般会保留一定长度的阑尾残端。当残端处理不当,如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厘米,就易引发炎症。
阑尾残端炎的发生,多与手术操作相关。残端保留过长,会使阑尾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细菌滋生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另外,残端结扎不牢固,肠内容物漏出,也会导致局部感染,进而发展为阑尾残端炎。
阑尾残端炎的症状与阑尾炎相似,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诊断阑尾残端炎,需要结合患者的手术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阑尾残端的病变情况。
治疗阑尾残端炎,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禁食、胃肠减压等,以减轻胃肠道负担。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出现阑尾残端脓肿、穿孔等并发症,则需再次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进行过阑尾切除手术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若出现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