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是指人体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由于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引起心力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机体为适应这种环境,会发生一系列代偿性变化。但长期处于这种缺氧状态,肺血管会持续收缩,使得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肺动脉高压会增加右心室的负荷,右心室为克服增高的阻力,会逐渐肥厚、扩张。当右心室的代偿能力达到极限时,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引发高原性心脏病。
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心悸、乏力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以及在高原停留时间、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中,若前往高原地区,应提前做好准备。出发前进行全面体检,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前往。到达高原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逐步适应高原环境。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若已确诊高原性心脏病,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