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多见于 6 个月以内的婴儿。
维生素 D 对维持人体正常的钙磷代谢至关重要。当维生素 D 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降低。为维持血钙水平,甲状旁腺会分泌甲状旁腺素,促使骨钙释放,以补充血钙。若甲状旁腺反应迟钝,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血钙就会持续下降。当血钙低于一定水平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增高,从而引发手足抽搐症。
惊厥是该病症较为常见的表现,发作时患儿会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发作时间可短至数秒,长至数分钟,发作次数不等,发作后意识可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手足抽搐多见于较大婴幼儿,表现为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喉痉挛则多见于婴儿,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合理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 D 和钙的食物。若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等,以避免病情延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