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瘙痒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尤其是进入尿毒症期后常见的皮肤症状,表现为皮肤不同程度的瘙痒,可累及全身或局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尿毒症性瘙痒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尿毒症患者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如尿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这些物质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堆积,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另一方面,皮肤干燥也是重要因素。肾功能受损后,患者皮肤汗腺、皮脂腺分泌功能失调,皮肤水分流失增加,变得干燥粗糙,进而诱发瘙痒。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与尿毒症性瘙痒的发生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尿毒症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护肤品,防止皮肤干燥。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规律进行透析治疗,以减少体内毒素蓄积,缓解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