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后,在胰腺颈部下缘穿出,跨过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下行。当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或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被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时,可造成十二指肠梗阻,引发该综合征。
其发病原因多样,常见于体型瘦长、长期卧床或脊柱过度伸展的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症状可呈间歇性发作。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部X线、CT、胃肠造影等检查手段。治疗方面,症状较轻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采取少食多餐、餐后胸膝位等方法缓解症状;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消瘦。对于长期卧床者,要定期变换体位,避免脊柱过度伸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