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以皮肤出现脓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新生儿脓疱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新生儿皮肤娇嫩,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弱,使得细菌容易侵入并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脓疱病。
脓疱通常出现在新生儿的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等部位。初期表现为散在的红斑,之后迅速发展为薄壁的脓疱,疱液起初澄清,随后可变为浑浊。脓疱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可能直径达数厘米。疱壁很薄,容易破溃,破溃后会露出红色糜烂面,有黄色渗出液。
新生儿脓疱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如医护人员的手、衣物、床单等。若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能进一步扩散,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等,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和尿布。护理新生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患病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用药,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