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现尿臭通常与尿素氮排出、口腔细菌分解、皮肤代谢、肠道毒素吸收、透析不充分等有关。
1. 尿素氮排出:尿毒症时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尿素氮等代谢废物无法正常通过尿液排出,大量尿素氮潴留,部分通过汗液、呼吸等排出,尿素分解产生氨,从而出现尿臭味。可通过规律透析,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2. 口腔细菌分解:患者口腔卫生不佳,口腔内细菌滋生,分解口腔中的尿素等物质,产生有臭味的代谢产物。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勤刷牙、使用漱口水,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3. 皮肤代谢:尿毒症患者皮肤代谢功能也会受影响,汗腺排出含尿素等代谢废物的汗液,在体表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尿臭味。应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爽。
4. 肠道毒素吸收:肠道内的细菌分解蛋白质等物质产生的毒素,在尿毒症患者体内吸收增加,也会加重异味。可适当调整饮食,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肠道产生过多毒素。
5. 透析不充分:若透析治疗不充分,体内毒素不能有效清除,会持续有尿臭现象。需与医生沟通,调整透析方案,确保透析充分,有效清除体内毒素。
日常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限制水分、盐分、钾磷等摄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