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核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等。
1. 药物治疗:是输尿管结核治疗的基础,常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联合使用。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一般疗程较长,通常需6 - 9个月甚至更久。通过药物抑制和杀灭结核杆菌,控制病情发展,防止结核进一步扩散和对输尿管及周围组织造成更严重损害。
2.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梗阻导致肾积水等情况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输尿管整形术等。手术目的是去除病变组织,解除梗阻,恢复输尿管正常结构和功能,保护肾功能。但手术需在结核病情相对稳定、药物控制一定阶段后进行,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3. 支持治疗:注重患者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抗结核杆菌。同时,患者需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这些都有利于身体恢复,辅助药物和手术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输尿管结核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定期复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