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可能是泪液分泌不足、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时间用眼、环境因素、眼部手术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补充泪液、改善睑板腺功能、调整用眼习惯、改善环境、术后护理等。
1. 泪液分泌不足:泪腺功能减退、年龄增长等可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引发干眼症。泪液分泌不足会使眼表缺乏足够滋润,出现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卡波姆眼用凝胶,通过补充人工泪液来缓解眼部干涩不适。
2. 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当睑板腺堵塞或分泌异常时,泪液易蒸发,引发干眼症。表现为眼部油腻感、畏光等。可通过热敷促进睑板腺油脂排出,配合睑板腺按摩。也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预防感染,改善睑板腺功能。
3. 长时间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眨眼次数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易引发干眼症。眼睛会出现疲劳、酸胀等症状。要注意合理用眼,定时休息,每用眼 1 小时休息 10 - 15 分钟,还可遵医嘱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萘敏维滴眼液、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缓解眼疲劳。
4. 环境因素:干燥、多风、高温环境或长期处于空调房中,泪液蒸发加快,导致干眼症。眼部会有干涩、刺痛感。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泪液蒸发,外出时佩戴防风眼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眼表修复。
5. 眼部手术: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手术后,可能影响泪膜稳定性,引发干眼症。术后需注意眼部护理,避免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眼部炎症,促进恢复。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若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