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流鼻血可能是鼻腔干燥、鼻部创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改善环境湿度、避免挖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鼻腔干燥:在气候干燥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等情况下,鼻腔黏膜水分易流失而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日常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也可在鼻腔涂抹石蜡油、薄荷油等保持黏膜湿润。若出血较多,可使用棉球压迫止血。
2. 鼻部创伤:挖鼻、用力擤鼻、鼻部受到撞击等都可能损伤鼻腔黏膜和血管导致流鼻血。要避免不良挖鼻习惯,擤鼻时注意力度。受伤后可先冷敷鼻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若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
3. 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会使鼻腔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容易破损出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远离过敏原,积极治疗鼻窦炎。
4.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会导致局部黏膜变薄,受气流等刺激易出血。症状较轻时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严重时需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
5.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鼻出血频繁且不易止血。需就医进行详细血液检查,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血宁糖浆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输血等治疗。
经常流鼻血应引起重视,日常要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行为。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大难以止血,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