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严重程度因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引起梗阻和感染等因素而异。
一、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多种因素可导致尿路结石形成。代谢异常是常见原因,如钙、草酸、尿酸等物质代谢紊乱,可使尿液中这些成分浓度过高,易于结晶析出形成结石。泌尿系统局部因素也很关键,像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成石物质容易沉积;尿路感染时,细菌等可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促进结石生长。长期卧床、水分摄入不足、某些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风险。
2.尿路结石的严重程度:较小的结石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引起轻微的腰部或腹部隐痛,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但如果结石较大,堵塞尿路,会引发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梗阻会导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若结石合并感染,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感染严重还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日常要增加水分摄入,保证每日尿量在 2000ml 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成石物质的浓度。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根据结石成分,限制相应食物摄入,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减少菠菜、甜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并及时治疗。若出现腰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