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是因多种因素致使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并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其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感染情况而异。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
1. 细菌感染:绝大多数泌尿系统感染由细菌引起,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常通过尿道逆行向上进入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发感染。
2. 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路中潴留,为细菌滋生提供良好环境,易引发感染。
3. 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卧床等,会使机体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增加感染风险。
4. 医源性因素:导尿、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若消毒不严格,易将细菌带入泌尿系统,引发感染。
5. 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细菌容易侵入尿道引发感染;性生活时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尿道。
2.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程度:
1. 轻度感染: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通过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对身体影响较小。
2. 严重感染:若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细菌可能上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反复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还可能导致肾瘢痕形成,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并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要足疗程,不可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日常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