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5.8℃略低于正常体温范围下限,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般不太正常。
一、测量因素:若测量方法不正确,比如体温计未与身体充分接触、测量时间不足等,都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出现体温35.8℃的情况。另外,体温计本身存在故障,如损坏或不准确,也会造成测量值异常。
2.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热量散失过多,而机体未能及时有效调节产热,就可能导致体温下降至35.8℃。比如在寒冷的户外长时间停留,或者所处室内温度过低且未做好保暖措施。
3.生理状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基础代谢率降低,产热能力减弱,体温相对较低,可能出现35.8℃的体温。女性在经期或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有所波动。
4.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代谢减慢,产热减少,可使体温降低;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时,循环功能障碍,也会出现低体温现象。服用某些药物,如退烧药剂量过大,可能过度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下降。
若发现体温为35.8℃,应重新规范测量体温,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同时,注意保暖,适当增添衣物、饮用温热饮品。若体温持续异常,或伴有乏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