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悸并非特定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发,治疗用药需依据具体病因选择。
一、引发心慌心悸的疾病:
1. 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会出现心慌心悸症状;心律失常时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异常,如早搏、房颤等,也常伴有心慌心悸;心肌病患者心肌发生病变,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同样可能导致心慌心悸。
2.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易出现心慌心悸;低血糖发作时,血糖浓度过低,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刺激心脏,引发心慌。
3. 其他疾病: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导致心慌;发热时体温升高,身体代谢加快,心脏做功增加,也会有心慌心悸表现。神经官能症患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因精神因素影响,也常自觉心慌心悸。
2.治疗心慌心悸的用药:
1. 针对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常用硝酸酯类药物如消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类型不同,可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2. 针对内分泌疾病:甲亢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等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低血糖患者及时补充葡萄糖可缓解症状。
3. 针对其他疾病:贫血患者根据病因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发热患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体温下降后心慌症状可能缓解。
心慌心悸的原因复杂多样,用药也因人而异。出现心慌心悸症状后,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随意服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