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的囊袋状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常在检查时会出现相应异常表现。
一、直肠前突的定义:直肠前突主要是由于直肠阴道隔薄弱,在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膨出形成囊袋样改变。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因分娩过程中对直肠阴道隔造成损伤,使其支持组织薄弱,易引发直肠前突。
2.检查异常表现:
1. 排粪造影:这是诊断直肠前突的重要方法。检查时可发现直肠前壁向前突出,呈囊袋状,测量其深度、宽度等参数,能准确判断直肠前突的程度。一般深度超过 6 毫米可诊断为直肠前突,根据深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度。
2. 直肠指诊: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前壁,可感觉到直肠前壁有柔软的凹陷,能初步判断直肠前突的存在及大致范围。
3. 盆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隔等结构,观察到直肠前突时直肠前壁的形态改变,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如长期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若出现排便困难、便血、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盲目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