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法又称天灸,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通过经络气血的变化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发泡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药物准备: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发泡药物,常见的有白芥子、斑蝥等。将药物研磨成细粉,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如醋、姜汁等,调成糊状备用。
2.选穴定位:依据中医理论和辨证结果准确选取相应穴位。选穴原则通常以病变部位、经络循行以及脏腑相关等为依据,可选取局部穴位、远道穴位或特定穴位等。
3.敷药操作:在选定穴位的皮肤上先涂一层凡士林等保护剂,以防药物灼伤皮肤。然后将调好的药物均匀地敷于穴位上,厚度适中,一般为 2 - 3 毫米左右,再用纱布或胶布固定。
4.观察与处理:敷药后需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局部皮肤会逐渐出现红晕、肿胀,继而形成小水疱。小水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即可。若水疱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再涂以烫伤油等,并以纱布包扎。
发泡法操作时需注意,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和敷贴时间,避免发泡过度造成皮肤严重损伤。皮肤过敏者、体质虚弱者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用或禁用发泡法。发泡期间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防止感染。若出现严重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